AI迅速發展帶動產業升級,材料創新也來到新境界,對於AI相關的設備、產品,現在正是性能與材質雙轉型的關鍵時期。作為創新、永續高分子聚合物的德國材料製造商,科思創11月12日將受邀擔任塑膠中心「塑膠產業創新論壇」前瞻應用方面的研討會講者,由工程塑料事業處客戶經理郭秉倫以聚碳酸酯、熱塑性聚氨酯(TPU)解決方案為例,分享AI如何驅動高性能、多功能材料的永續轉型及塑料所扮演的角色。
台灣科思創工程塑料事業處處長黃良堃表示:「從家中的智能產品、機器人、伺服器到5G基地台,都需要具備導熱、抗衝擊的創新外殼材料,來幫助裝置穩定運作──如此,AI才能真正穩定發揮效能。同時,國際上持續推動相關法規邁向永續,代表低碳、循環回收的材質的需求愈趨顯著。針對這兩項重大轉型,科思創擁有許多趨勢型的聚碳酸酯解決方案,因應不同情境的產品所需要的防護能力與性能。」
熱塑性聚氨酯事業處台灣及東南亞區銷售暨市場發展處長楊政遠進一步表示:「不僅是熱管理性能要提升,在日常高頻率使用的穿戴式智能產品方面,消費者也更會看重長期使用的舒適度以及耐用性。科思創的TPU能全面因應這些挑戰,提供永續與優異產品性能兼具的解決方案。」
科思創根據AI相關應用情境的需求,將介紹其聚碳酸酯及熱塑性聚氨酯解決方案的特色。在外殼方面,科思創強調其聚碳酸酯導熱解決方案能達到輕量化、具有熱管理性能並接收穩定訊號,取代傳統金屬元件,可應用戶外、室內智能設備及路由器等等。隨著AI深入消費者的食衣住行各方面,戶外通訊基礎建設、充電設施需穩定運行,安全性也受到重視。科思創的耐低溫抗衝擊聚碳酸酯材料就可幫助5G基地台、衛星接收器在極端環境(-40℃至85℃)和高鹽霧環境下維持訊號穩定,亦能運用在充電樁、電力轉換系統上。
除了性能創新之外,科思創亦持續領先推動循環經濟與永續,提供含部分替代性原料或消費後回收等減碳的聚碳酸酯解決方案;同時,緊跟隨環保法規發展所帶來的產業轉型,部分聚碳酸酯產品亦有趨勢型解決方案可供選擇(例如:NIA-PFAS)。
另外,在週邊材料方面,科思創的熱塑性聚氨酯針對高效運算設備受熱零件(如:腳墊),有優異的耐熱磨耗性;熱塑性聚氨酯也能與PC/ABS材料的整合應用,為居家裝置帶來卓越的觸感體驗,並兼具降噪及抗黃變特性。阻燃級熱塑性聚氨酯系列則特別適用於如汽車充電線、消費電子電源線等有高標準防火等級的領域。
透過此次論壇分享,科思創將展現其在AI驅動材料創新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永續承諾,為台灣塑料產業在AI時代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解決方案參考。
PFAS(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是一類含氟化學物質,因其耐熱、耐化學品和防水特性,廣泛應用於工業和消費產品中。由於非有意添加PFAS (NIA-PFAS)成分的產品對環境與人體健康更加友善,也成為了全球此類型方案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