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辦事處今日同步發布兩本重磅刊物,全面呈現在台德商的最新經營表現與永續行動。首度推出的《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年中版》反映在全球經濟動盪中,德商依然穩健發展;第六冊《在台德商企業社會責任專刊2024/2025》則展現企業深入社區、推動永續的多元案例。
「德商對台灣市場的信心並未因挑戰而動搖。」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博士表示,「雖然美國關稅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多數德商依然維持穩健表現,看好台灣的投資前景。我們鼓勵政府持續打造友善的經營環境,並減少進口限制,以促進進一步成長。」
2025下半年看法分歧!近七成企業按計畫投資 德商持續看好台灣投資前景
《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年中版》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上半年,超過六成在台德商達成業務目標,其中有五成回報營收成長。展望下半年,約三分之一企業預期獲利將增加,18%預期下降。然而,業績滿意度略有下滑,不到半數企業對自身表現感到滿意。從過去三年的整體表現來看,約有五成德商優於市場平均水準,尤以機械/工業設備及電子/電腦產業表現最為突出。
在挑戰面向上,全球經濟成長與美國關稅議題成為企業主要關注焦點。調查顯示,54%的受訪德商將與美國的關稅與貿易談判列為首要關切議題,僅次於全球經濟成長(59%)。其他挑戰包括市場發展緩慢(42%)、兩岸關係以及台灣經濟成長(各占41%)。值得注意的是,對兩岸關係的關注度較2024年下降 15個百分點。此外,仍有四分之一企業受到進口限制影響,導致成本上升、規劃與物流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取得關鍵零組件的延遲。
儘管面臨上述挑戰,投資活動依舊穩定。近七成在台德商於上半年依原計畫推進投資,下半年多數僅預計進行小幅調整,其中55%將維持既有策略,22%則沒有新的投資計畫。整體而言,台灣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依然強勁,65%的企業認為台灣與區域其他地點同等或更具吸引力。市場規模與成長潛力是吸引企業的重要因素,而認為台灣更具優勢的企業則特別看重其創新與科技產業環境及完善的基礎設施。
多數在台德商對達成2025年全年目標抱持信心,僅有16%擔心可能無法達成。然而,對下半年產業發展的看法呈現分歧:23%持悲觀態度、31%樂觀,另有46%保持中立。機械產業的意見尤其兩極,有企業看好,也有企業謹慎觀望。受訪企業中,半數預期表現將與市場持平,38%預期將優於平均。展望未來三年,近半數德商對所屬產業發展仍抱持樂觀態度,尤其是機械、電子、能源與化工產業,多數企業預期將持續成長。
德國企業的在地影響力:25家在台德商深入台灣社區 積極投入永續發展
今日同步發表的《在台德商企業社會責任專刊2024/2025》,詳實介紹了德商如何積極履行其企業公民的角色。德經處作為引領者,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博士表示:「自上任以來,深刻感受到德商在回饋台灣社會上的用心與投入。今年共有 25 家在台德商參與,行動涵蓋環境保護、社會關懷與永續發展,多數更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充分展現 CSR 已成為企業核心價值的一部分。」
第六冊《在台德商企業社會責任專刊2024/2025》不僅彙整了在台德商的多元CSR計畫,也展現德經處積極推動的公益行動,號召德商共同回饋社會。將於9月12日舉辦的第三屆「在台德商慈善足球友誼賽」,將德國聞名的足球文化與在台德商及慈善機構緊密連結,透過比賽展現競技精神與團隊合作,同時為公益注入活力並籌募資源。另一項延續五年的公益活動「德經處CSR Day」則將於11月11日再度走進偏鄉校園,今年的目的地為新北市烏來國民小學,屆時德商代表將依各自的產業專長設計課程,化身一日講師,啟發學童在全球化時代中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並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參與2024/2025《在台德商企業社會責任專刊》的25家德商依序為:
安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亞洲天鷹資本潔淨能源(股)公司、德商阿柏格機械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台灣柏朗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羅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卡爾蔡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科思創股份有限公司、德凱認證股份有限公司、DHL國際快遞台灣、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台灣艾納康有限公司、台灣贏創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費森尤斯卡比股份有限公司、德國經濟辦事處、宜福門電子有限公司、台灣易格斯有限公司、凱馳清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台灣默克股份有限公司、西門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門子股份有限公司、斯德博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公司、南德產品驗證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台灣福斯股份有限公司、達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閱讀完整報告請點擊下方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