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辨事處 的標誌

臺德半導體聯盟深化,共築下一代晶片人才庫

  • News

德國薩克森自由邦與臺灣的合作關係迎來新高峰。2025年9月30日於臺北舉辦的「德國薩克森–臺灣科學會議」圓滿落幕。主題聚焦於「半導體產業的永續展望」並吸引超過150位來自雙方的傑出產官學專家,共同探討微電子產業的挑戰與未來。與會貴賓陣容堅強,包含德國薩克森自由邦邦總理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陳炳宇、學術部長根可夫(Sebastian Gemkow)以及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校長施陶丁格(Ursula M. Staudinger)皆依序致詞。

Saxony Taiwan Science Conference Group Photo

薩克森邦學術部長根可夫表示:「過去兩年,臺灣與薩克森自由邦之間的學術及科學關係經歷了前所未有、令人難以想像的發展。感謝臺灣最大企業對薩克森邦作為高科技產業據點的信任。我們也期盼藉此契機促進教育與科學領域的經濟合作」。 

臺德半導體合作再升級: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簽署新合作備忘錄 

為深化臺灣與德國在關鍵科技領域的合作,德國薩克森自由邦駐臺科技辦事處今(30)日宣布,由薩克森邦科學、文化暨旅遊部(SMWK)主導的多項人才交流計畫將迎來重大擴展。德勒斯登工業大學(TUD)在今日的科學會議上與臺灣國家實驗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進一步鞏固雙方在半導體領域的夥伴關係。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校長施陶丁格表示:「透過此次科學會議與聲名遠播的國家實驗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我們正深化與亞洲夥伴於科技領域上的合作,這對全球價值的創造至關重要。我們與台積電無論在臺灣或是在德勒斯登,對於學習、研究及技術轉移方面的緊密合作。皆一再凸顯雙邊科學合作,尤其是在半導體研究領域,對於我們自身策略發展至關重要。」此份合作備忘錄為薩克森邦大學與臺灣學術機構在兩年內所簽訂的第十二份合作協議,象徵著雙邊交流的豐碩成果。 

計畫成果斐然:STIPT擴展並獲學員肯定 

「臺德半導體人才培育計畫」(STIPT)自2023年9月由薩克森邦科學、文化暨旅遊部、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及台積電共同簽署以來,已成功資助85名薩克森邦學生來臺,於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等頂尖學府進行為期六個月的研修,並進入台積電臺中廠接受實務訓練,此計畫實現了學術與產業的完整歷程。今年夏天,三名第一屆STIPT計畫的成員特別返回臺灣,參加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舉辦的暑期學校,展現了計畫深遠的影響力。 

對此,金郁夫博士(Dr. Josef Goldberger)在其參訪時指出並強調,STIPT學員的回歸不僅是對計畫成功的肯定,更啟發我們探索進一步的合作。因此,該計畫預計在2026年前擴大,並已將成功大學和清華大學等臺灣頂尖大學,視為潛在新增的關鍵策略合作夥伴。 

開花結果:從學生交流到尖端科研的全面合作 

除了學生培育計畫,臺德雙邊的科研合作也結出豐碩果實。在「臺德研究獎助計畫」框架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德國研究基金會(DFG)共同資助了三年合作計畫。此計畫由弗萊堡工業大學的Johannes Heitmann教授、德國佛勞恩霍夫光電微系統研究所 (Fraunhofer IPMS)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的吳添立教授團隊共同執行,聚焦於「鐵電鰭式場效電晶體」此一前瞻技術。 

此外,合作的觸角更延伸至跨領域研究。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德國萊布尼茨生態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院(IOER)近期啟動了名為「矽鎮主義(Silicon Urbanism)」的為期一年雙邊計畫,旨在連結薩克森邦德勒斯登的與臺灣新竹的「矽谷」重鎮,探索高科技城市發展的永續未來、實地學習和知識共創。 

多元管道暢通,SSMP計畫十月重啟申請 

除此之外,其他交流計畫同樣成果斐然。「薩克森學生交流計畫」(SSMP)自2024年9月啟動以來,已成功促成55名臺灣學生遠赴薩克森邦,以及54名薩克森邦學生來臺進行學術交流。此計畫預計於今年10月1日起再次開放申請,提供所有學術領域的學士、碩士及博士生短期或長期的研修機會。此外,「薩克森國際實習計畫」(SiiP)也已促成17名學生,在產業實習中獲得寶貴的跨國工作經驗。為促進更高層次的研究合作,雙方亦同步推動「薩克森邦科學大使計畫」(SSAP),資助薩克森邦的頂尖學術人才來臺進行深度研究。透過學生、實習生到研究人員的交流,讓薩克森邦與臺灣在科技、學術與產業的合作得以全面開展。 

活動回顧

類別

尋找其他內容?

在我們的資訊中心,您可以找到最新的新聞、下載、影片、播客

前往資訊中心